根据乐视网的三季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43.8329.0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35.67%,主要系本期终端业务规模扩大及备货采购增加所致。乐视网未披露更为细分的数据。按乐视公司自己的分类,乐视可分为三个体系,分别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汽车生态。
中研网讯:
从一家视频网站,到做手机,卖电视,造车,还要把贝加尔湖的淡水卖到国内来,疯狂扩张版图、财大气粗的乐视,终于承认缺钱了。据乐视控股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宣布,乐视蒙眼狂奔、烧钱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全球化战线一下子拉得过长。相对应的是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下一阶段,乐视将告别烧钱扩张,聚焦现有生态。
在接连下跌之后,乐视控股旗下上市公司乐视网(300104)股价企稳,上浮3.01%。但资本市场关于乐视资金链断裂的担忧并未消散。目前乐视正面临一场赌局,但投注的人不是乐视自己,筹码在投资者手中。
手机代工厂集中要款成导火索?
乐视同法拉第成立的汽车合资公司收到工厂的警告信,要求10天之内收到9月份拖欠的2100万美元工程款,逾期未解决就停工。在11月2日,又有自媒体曝出,乐视欠款供应商100多亿,被拒绝供货,乐视甚至采取了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用户预购的手机来筹措现金的方式保证乐视汽车工厂的开工。
一天后,乐视网发布声明称,公司旗下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运转良好,并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因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导致股价下跌的传闻,毫无事实依据,属于不负责任的抹黑造谣。
不过,就在11月6日,贾跃亭突然发布公开信,承认了乐视资金遇到问题。贾跃亭在信中表示,公司发展节奏过快,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下子将全球化战线拉得太长。相对应的是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贾跃亭说,乐视生态提前进入第二阶段,“从通过烧钱去大规模获取高价值用户,进入到规模获取高价值用户和正向自有现金流快速增长相结合的阶段。”但质疑声并未就此停止。
有媒体报道称,“乐视欠供应商的账款在100亿这个规模,供应商分别包括芯片方高通、屏幕供应商夏普、摄像头模组提供商舜宇光学、指纹触控模组信立半导体、声学模组商瑞声科技、手机代工方仁宝电脑、电视代工方TCL等公司。”
对此,乐视在11月8日发布公告称:“经核查,公司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未出现所谓的拖欠供应商款项事件,更没有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来筹集现金流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在11月6日的公开信中,贾跃亭提及乐Pro 3供货出现问题。贾跃亭成,乐视手机推出一年多做到其他厂商用几年才达到的销量,前端发力狂奔,乐视的后台服务却无法提供充分支撑,近几个月以来,供应链压力骤增,再加上一贯伴随LeEco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在公开信中,贾跃亭还特别感谢了供应商“在这个时候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对此我铭刻于心,绝不敢忘”。对此,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向澎湃新闻分析,此时乐视公司手机供应商的资金问题集中爆发,或与手机生产行业的收款节奏有关。
乐视的手机代工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大多位于深圳,每到年末是这批深圳手机加工企业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手机代工厂倒闭最密集的时期。因为按照惯例,春节当月工厂都会停工,工厂在停工之前一般会支付工人1.5个月的工资。换句话说,年底前的2个月是手机加工和零部件厂商集中要款的时间。也许乐视只是想延迟交款,但恰逢手机加工行业的特殊时期,问题就集中爆发了。
乐视账本
根据乐视网的三季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43.8329.0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35.67%,主要系本期终端业务规模扩大及备货采购增加所致。乐视网未披露更为细分的数据。按乐视公司自己的分类,乐视可分为三个体系,分别是上市公司(乐视网)、非上市公司(LeEco Global)、汽车生态。
其中,乐视网的核心业务是乐视视频、乐视云和超级电视等。目前,从公司的公布的数据上看,乐视网的财务状况还算稳定。乐视网负债余额为189.7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72%。虽然负债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公司负债总额仍然相对较高。其中长期借款增长明显,达到22.49亿元,较去年同比陡升649.60%。财报解释称,长期借款的增量主要是通过内保外贷支付境外投资款增加所致。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的对外投资金额达到73.18亿元,这一数额同比翻了一番,甚至超过了过去三年投资的总额。数据显示,2013年,乐视网对外投资仅9.08亿元,2014年增加到16.03亿元,2015年达到30.41亿元。
而在上市公司之外,乐视烧钱更为凶勐。包括手机、体育、互联网金融以及汽车等子生态,都是烧钱大户。单以乐视汽车为例,按贾跃亭11月6日在公开信中所述,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他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
此外,贾跃亭还称,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可见的是,乐视本身在资本市场已经募资甚巨。
自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IPO募资7.3亿元,三次定向增发募资60.28亿元,5次发行债券募资25.3亿元,此外历年通过借款间接融资52.56亿元,6年通过乐视网这一上市公司平台,累计募资145.44亿元。
“逻辑被颠覆”
但市场是否还会等候贾跃亭兑现承诺,眼下仍是未知之数。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乐视目前正面临一场赌局,但投注的人不是乐视自己,相反筹码在投资者手中。
“因为乐视过去之所以能赢得投资者信任,是因为它善于‘讲故事’,可以说服一票拥趸去赌它的未来。但现在乐视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拼业绩的时候投资者还愿不愿意相信它,其实投票权在每个股东手里。”上述人士说。
据深圳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安扬对澎湃新闻记者称,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其实早就受到了业内的关注,提前得到风声的机构已经撤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6月3日复牌以来,乐视网的股价节节下挫,市场已经对乐视的烧钱模式产生了强烈质疑。
自11月2日至8日开盘,乐视网股价从每股44.24元跌至38.1元,市值蒸发超过128亿人民币。不过到11月8日收盘之时,乐视网股价回升了3.01%,至38.99元。
乐视的产品太分散了,每个产品都要大量的烧钱,单靠融资性现金流已无法支撑。尽管在它的业务生态中,确实下游有一定的协同性,但乐视在过去为了做大流水做的是赔本的生意、贴钱的买卖,不足以覆盖成本。再烧几年钱或许还有希望,但现在已经烧不动了。
在过去几年里乐视旗下的主要业务板块未实现盈利,并且亏损明显,A股市场才是乐视最大的“现金奶牛”。一旦乐视网的股价崩盘,才是真正的危险。
乐视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刘弘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上市公司财务非常健康,货币资金和经营现金流都处在非常好的状态,电视供应链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欠款;而乐视手机确实存在后台和资金上的压力,另外,股价总是会上去的。”
从8号的股价表现来看,买入乐视的股民还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二级市场会不会抛弃乐视还有待观察。乐视停止画饼以后,如何把之前画的饼变为现实,这个过程还是值得一批人跟着赌的。我们曾经预计,乐视的生态链可以在2018年实现健康盈利和循环,但现在资金的问题爆发出来就难说。
至于乐视能否坚持到把“饼”变为现实的那一天,蒋巍则指出,这其中存在很多变数,“还在博弈,还有悬念。先靠稳股价杜绝掉短期恐慌可能带来的挤兑,之后的事就得靠业务做扎实来重塑信心。”
乐视是一定融得到钱的,只是价码的问题。还有经过这次难关乐视能否再和贾跃亭画上等号,恐怕也正是贾跃亭所在权衡的。这是一个谁牺牲谁的问题。针对乐视能否获得资金度过难关,业界指出融资并不难,但乐视的控制权或将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