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资群猫腻多 小心掉进陷阱

2016-06-08 08:30:19 来源: 人民日报 打印 关闭
中研网讯:

       完善对社交软件的监管,防范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谨慎选择投资对象,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之策

  最近被朋友邀请加入了一个名叫“现货投资”的QQ群。加群后,发现群里经常发一些诱人的现货交割单截屏图片,上面红色的盈利数字都用粗笔圈出,十分惹眼:盈利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群里成员纷纷在下面回复,表示愿意购买会员资格,早点“大赚一笔”。

  群主私下跟笔者聊天时表示,如果付费成为他们的会员,就会被拉入“现货投资VIP”群,然后每个交易日其“专家”都会在群里发布“准确”的买卖信号,帮助投资者抓住赚钱机会。群主非常自信,说他的“专家”能够给出现货品种“准确”的买入价位和卖出价位,让投资者在短期内收益翻倍。

  近期,理财市场收益有所下降,一些投资者想通过“便捷手段”来快速获取收益,这种投资群像是“雪中送炭”。

  其实,这种QQ投资群并不靠谱。

  一个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朋友对这种QQ投资群有着非常明确的判断:投资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这种夸大收益而不谈风险的QQ投资群基本都是精心布置的骗局。

  原来,这些所谓的QQ、微信投资群的背后都是团队化运作,根本目的是收取会员费,骗取钱财。

  这些运作团队在布置骗局时,宣称与国内大机构合作,能获得内部消息,完全是吹牛。而他们用来击溃会员最后心理防线的现货、期货等的交割单和团队的资质证书照片都是伪造的:只要支付一定费用,他们可以在网上买到伪造交割单的软件,轻而易举地伪造任意数额的交割单;而资质证书照片能通过PS等简单手段伪造。

  近年来,由于社交软件的大规模普及,这类骗局找到了新的滋生土壤。QQ、微信建群方便,且其成员具有高度匿名性,加之网络支付手段便捷,它们几乎成了监管盲点。这导致一些诈骗分子利用社交软件大肆招摇撞骗,却能轻易逃避法律制裁。

  如何填补社交软件监管空白,减少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发生,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谨慎选择投资对象,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之策。

 

本文分享地址:http://sxy.chinairn.com/news/20160608/083019206.shtml

甲骨文前员工指控公司为拉高股价财务造假
网易科技讯,6月3日消息,据美联社报道,甲骨文一前任财务部雇员指控公司指使其造假账...[详细]
融资20亿助力转型 国美斥资4562万港元回购股票
5月30日,国美电器启动年内第一次回购计划,向市场宣告其对进入“全渠道、新场景、强...[详细]
融资18亿 估值200亿美元 阅后即焚打脸Facebook!
据路透社报道,“阅后即焚”照片应用Snapchat,于近日完成了F轮融资,美国证券...[详细]